2008-12-30

看舞報告 2008

imag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ES MILLE ET UNE VIES DE LIA RODRIGUES

每年到了年終,都不忍要感嘆時間過得真快,一整年好像沒幹啥事,就結束了。結果年年抱怨,時間卻一年比一年過得更快,朋友說:這就是年紀到了的證明。說得也是,年輕時有的是時間,隨便揮霍哪會計較,越接近中年,越在乎時間如此地不受控制(或者控制不了)。我在茶館工作的時候,很羨慕那些可以輕鬆坐在那,跟朋友聊一個下午的客人,我現已經完全沒有這種閒閒情逸致,但我倒底在忙些什麼啊?年底一回顧,好像一整年也沒成就啥事?倒不如放輕鬆跟朋友聊一個下午。

好啦!開始工作。我要跟各位報告今年下半年看的戲。因為我看完戲都會留下票根與節目單,想說年底來整理一下,結果好幾年就這麼積在那,那你就瞭解為什麼我會三不五時重複買同一個演出,或者進了劇場才發現,糟糕!這個舞團我不喜歡,怎又買了一次?

還好我開始寫網誌,逼自己看完戲多少寫一點,但我想得多寫得慢、新戲壓舊戲、結果兩戲都沒寫,只好把節目單繼續壓進箱子底,不行~~~啦!。首先關於時間的範圍,得先說明一下。

法國劇院年度演出節目是以「季」Saison 計算,每年的9月是新一季的開始,譬如今年9月開始的是08-09演出季,然後到明年的6月底結束,同時公布下一季的整年全部節目,並開放觀眾訂票,於是像我種勤奮的觀眾,就要安排好下一整年要看的節目,因為一方面買預約票(abonnement)比較便宜,再來是有些熱門節目,一猶豫就沒票,例如畢娜鮑許。暑假的7、8月是劇場例行維修的時間,觀眾轉戰法國各地的夏季藝術節,如著名的亞維儂藝術節。

所以我要報告的是08-09上半季,今年9-12月看的戲,依時間順序排列。

(1)

節目:《Flagrant Delhi》/ Jean-Marc Heim

時間:18/09/2008 20:30

地點:Maison des Arts de Créteil

心得:在這裡

(2)

節目:《Catalogue raisonné1994 - 2005,Jérôme Bel》

時間:04/10 16:00--午夜

地點:Les Laboratoires d'Aubervilliers

心得:在這裡

(3)

節目:《Comedy》/ Nasser Martin-Gousset

時間:15/10/2008 20:30

地點:巴黎城市劇院

image

心得:Nasser Martin-Gousset先是學戲劇、後來進舞蹈學校,畢業後跟過如Josef Nadj、Sacha Waltz、Meg Stuart..等舞團跳過舞,後來於1996年自己成立舞團。

這邊順便一提,我在自己的私人地盤,對於看過的藝術活動挑三揀四地評論,完全是依個人品味,並不代表我不喜歡的節目是糟糕的藝術。在藝術產業蓬勃的巴黎,每位從事這行的,都有他的觀眾對象,再者,也並不是每個藝術家的每個作品,都能滿足他的觀眾們。所以每次無論如何,我都會看完整個節目,並在結束的時候鼓掌到觀眾席燈亮,這代表我對藝術工作者起碼的尊敬。

這個岔題要說的是,既然藝術沒有絕對的標準,那誰有資格在眾多創作者的激烈競爭中,受到某種相當肯定,而踏上重要的劇院舞台受人評論呢?至少在法國舞蹈圈,我觀察到有幾條路徑。首先是畢業於國立舞蹈學院;然後或者是創作得獎、或者受到專家、媒體肯定;最多的是跟過有名編舞家跳舞。

Nasser Martin-Gousset畢業於里昂舞蹈學院,跟過幾個名編舞家跳舞,而且上一支舞《Péplum 》,受到世界日報記者的大力肯定,應該也是踏上了名家之路。可是他的舞,我看了直搖頭,包括上次的《Pop Life》2005。

《Comedy》模仿60年代的電影與爵士音樂,說一個晚宴的懸疑故事,舞蹈、戲劇、皮影、搞笑,盡力營造一個有趣的夜晚,可我一點也不領情,跟前年看的,看想說我們今日活在一個《Pop Life》一樣,都是望文生義的直述法,籠統的故事、一般的解釋、平常的身體,缺少了藝術當中最重要的詩意與想像。先不談作品是否可以讓我思考,連娛樂的技法都很Low,所以這個喜劇Comedy的夜晚,卻讓我失落地走出劇場。

(4)

節目:《Gustavia》Mathilde Monnier/La Ribot

時間: 16/10/2008  20:30

地點:龐畢度中心表演廳

心得:在這裡

(5)

節目:《Blanche-Neige》/ Angelin Preljocaj

時間:21/10/2008  20:30

地點:國立夏佑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

心得:在這裡

(6)

節目:《pitié !》 /Alain Platel / Les Ballets C. de la B.

時間:22/10/2008 20:30

地點:巴黎城市劇院

心得:在這裡

(7)

節目:《To be straight with you》/ Lloyd Newson /

           DV8 Physical Theatre

時間:24/10/2008 20:30

地點:Maison des Arts de Créteil

心得:在這裡

(8)

節目:《Chantierpoétique》/ LIA RODRIGUES

時間:01/11/2008 17:00

地點:巴黎國立舞蹈中心 大表演廳image

心得:

今年想要少看舞蹈,多看戲劇,於是第一次沒辦國立舞蹈中心的預約會員。這個中心可是跳舞人的天堂,位於巴黎北邊的一棟後現代的建築,有一間落地玻璃窗、擺了很有設計感的玻璃金屬桌椅,很多白色的蘋果電腦;裡頭資料齊全,書籍、雜誌、還有很多舞蹈影片可以外借。這裡常辦大師班,來巴黎演出的舞蹈大師們,都要順便在此開幾堂課。同時每年都徵選駐村藝術家,提供場地排練及製作演出。L曾在此上舞蹈課,她說樓上有一間資料室,有世界著名舞蹈節、舞蹈營、舞蹈學校、舞團招考、舞蹈演出、舞蹈研究...的資料。我也看過他們辦舞者身體治療、舞者退休生涯規劃的講座,似乎一個舞者從學舞、跳舞到退休老去,這裡都可以幫你包辦一切。

巴西編舞家LIA RODRIGUES 曾在瑪姬‧瑪漢的舞團待過3年舞,帶了一身社會主義氣息回巴西編舞(巴西,這個左派實踐的理想國度)。這個演出的前半段是一些編舞習作片段,簡單的舞蹈元素、身體練習;下半場一轉,放映她跟藝術家合作拍攝,關於舞團在巴西某個小鎮工作的影片。這個小鎮沒有任何藝文場地,她找了一個廢棄的廠房,跟團員準備將這個破爛的空間,改成藝術中心。他們到處籌錢、上街邀請鎮民來上舞蹈課,鎮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舞蹈?藝術在哪裡?演出的最後,是開放觀眾跟他們對談。這個演出再次衝擊我,關於「演出」的概念。

舞蹈、演出甚至是藝術,到底是屬於誰的?誰有權力擁有及使用?是舞蹈學校的學生?劇院演出的導演?還是巴西某小鎮的居民?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跳舞?是服務於神聖藝術本身?還是回到於平常生活?LIA RODRIGUES 心中的舞蹈,強力挑戰所謂「藝術殿堂」的概念。因為任何地方的藝術家,都無法只看到劇院的炫目燈光和熱烈掌聲,而無視劇院門口躺著的遊民。而我的想法亦是如此,這個時代的藝術,必然無法不「政治」。

(9)

節目:《La Danseuse malade》/ Boris Charmatz

時間:12/11/2008 20:30

地點:巴黎市立劇院image

心得:Boris Charmatz 1972是今年最猛的年輕編舞家,才剛取代Catherine Diverrès接掌Rennes國立舞蹈中心。他13歲就進巴黎歌劇院芭蕾學校,還好沒去歌劇院芭蕾舞團,成了當代舞蹈的佼佼者,近幾年跟他合作的編舞家很多,Meg Stuart、Raimund Hoghe、Olivia Grandville...,我第一次看他的舞作是《Régi》2006,這支舞得到該年的最佳舞評獎 Grand Prix de la Critique ,舞蹈是和一部大機器跳舞。也看過《Herses 》(une lente introduction)1994,是一群人光著身體滾來滾去,我都覺得很好看。

這次他找來法國還算知名女演員Jeanne Balibar跳雙人舞,文本改編日本舞踏宗師土方巽(Tatsumi Hijikata)談論舞踏的文章,舞台上除了他們倆人,就是一台貨車。我覺得不好看的原因是,他拿一個不甚瞭解的東西大做文章。並不是要他一定得做到舞踏的真正精神之類的正源歸溯論,而是我看不出這跟舞踏有啥關係?女演員還整場一直念土方巽的文章。

西方的當代雖然很強,但我還很少看到他們能將觸角跨進東方。有台灣老婆?(或女友)的德國編舞家Arco Renz,跟法國的Catherine Diverrès算是極少數作得不錯的。當然,東方文化這一塊誘人的領域,是西方當代欲擴展的處女地,只是系統不盡相同,需要點時間,而這也正是東方創作者先天擁有的豐富寶藏呀!

(10)

節目:《Cornucopiae》/Régine Chopinot/

          Ballet Atlantique Régine Chopinot

時間:26/11/2008 20:30

地點:龐畢度中心表演廳image

心得:

Régine Chopinot 1952 擔任了22年La Rochelle國立舞蹈中心藝術總監,在法國近代舞蹈史上,也算是一位有份量的編舞家。這支舞是卸任後自組舞團的創團作,走的是「無表演」non spectacle、「不跳舞」non danse路線,這種風格承襲了法國從70年代「當代舞蹈」以來的發展,沒有劇情、沒有所謂的跳舞,沒有慣用的舞台元素,常用身體、動作及各種其他藝術領域借來的語彙,一切只為了傳遞「觀念」。國內觀眾應該見識過傑宏‧貝爾在新舞台的演出,他也是「不跳舞」的編舞家。

整個舞台是一件裝置藝術,完全沒用到劇場燈具,舞者全身包得緊緊,露出的臉用剷子蓋住,從頭到尾都看不到臉,所以甚至我們看到的,都不一定是「人」(的符號);音樂適用低限的電子噪音,還有些詩句。這支舞我不甚喜歡,倒也不討厭,只是覺得這種「不跳舞」、「無表演」的舞蹈,像是走鋼索,需要強悍的概念與聰明的執行,否則很容易就流形式。

(11)

節目:《Chapel/Chapter》/ Bill T. Jones /

           Arnie Zane Dance Company

時間:27/11/2008 20:30

地點:Maison des Arts de Créteil

image心得:

這應該是我第3次看比爾叔叔的舞,不過這次沒有台灣舞者林文中(回台灣發展了)。Bill T. Jones應該是近代舞蹈史上重要的一位編舞家,因為常在舞蹈影片中看到他接受訪問。去年我曾在別人家的部落格對他小小批評了幾句,結果引來一陣反擊,顯然國內有他的fan,現在還有他的前任舞者。不過這次,我還是冒著被圍剿的危險,忍不住要說上幾句。

舞台佈置成像教堂,彩玻璃窗櫺及祭壇是影像螢幕,觀眾進場的時候,穿橘色囚衣(關塔那摩?)的犯人,在祭壇地板螢幕範圍漫步,但只要一超出白框,就會被人推回去。我很喜歡這個開場及整個舞台佈局。但當舞一開始跳,我的所有想像,也都穿上橘色囚衣。是幾個犯人的親身口述經歷,跟螢幕上創作者對世間正義的質問,舞者...對不起,他們賣力跳舞、技巧水準以上,但我不懂他們想展現的是什麼?

政治通常比藝術缺乏想像,偏偏想像是藝術的精髓,任何無法提共想像的藝術,就算政治正確也顯得乏味。所以藝術怕的不是談政治,而是怕被政治談。我記得多年前在台北看過一個舞蹈演出,上半場是黎海寧的《看不見的城市》,充滿詼諧與想像,我看得目不轉睛;下半場是講228事件之時,男人都被抓去關,一群女人的《輓歌》,跟比爾叔叔這支舞一樣,開場3分鐘,我們就知道你要表達的所有(包括政治態度),然後舞者越跳越讓人起雞皮疙瘩,只能說是天真的溫情主義。但話說回來,比爾叔叔跟《輓歌》都是國際舞台的大師,或者說,我缺乏這方面的溫情才華。

還要特別提,這場演出的舞台影像一氣呵成,音樂家的現場演奏演唱更是精彩。

(12)

節目:《G》/ Garry Stewart / Australian Dance Theatre

時間:03/12/2008 20:30

地點:巴黎城市劇院

心得:在這裡

(13)

節目:« la pornographie des ames »/Dave St Pierre

時間:09/12/2008 20:30

地點:Théâtre de Vanves

心得:在這裡

(14)

節目:《In visione 》(Le Purgatoire)

          /Emio Greco、Pieter C. Scholten

時間:10/12/2008 20:30

地點:巴黎城市劇院image

心得:

「Chic 」一詞的法文解釋是「時尚」、「高貴」,譬如高級名店林立的聖傑曼大道,是一個很Chic 的街區。如果有人說你很Chic ,那表示你一身的行頭,大概也不是從Zara、H&M 這種平價連鎖成衣店購得,而且還有品味,算是一種恭維。

在表演藝術圈中,同樣有很Chic 的一票,義大利編舞家Emio Greco算是其中一員,我這樣說算是恭維嗎?傷腦筋!藝術圈真難搞,請來一整團管弦樂,擺上很時尚的舞台裝置與影像,服裝也走昂貴節制的禪意風,偏偏這跟好不好看...全無關係。

Emio Greco曾是比利時藝術家Jan Fabre舞團成員之一,我看過一個舞蹈影片,他倆泡在2個漂亮的浴缸中談藝術。1995年他和Pieter C. Scholten 共組了EG | PC舞團,以但丁的神曲為題材,創作了舞蹈的神曲3部曲。我看了首部曲《Hell 》2006,因為之前看過他的舊作《Double Points》1998,覺得好看。Emio Greco擁有其個人風格的舞蹈語彙、驚人的爆發力與精力,一個人可以填滿整個舞台,他編的《Hell 》把舞者全化身了他,動靜之間能量十足,舞台意象豐富,算是好看。今年他連推《In visione 》與《Popopera》之神曲2、3部曲,前者是跟管弦樂團合作的獨舞,後者他讓舞者在舞台彈電吉他,號稱是POPOPERA「流行歌劇」,在節目宣傳上早已吸引了大眾的目光。

我坐在第3排的中間,近距離看到他健壯的雙腿,與身體運用的呼吸節奏;真是一位好舞者,能充分運用他的體型,發展屬於自己的舞蹈風格。可惜!這次明顯看出他盡力避免重複過去,又找不出新語言的窘境,而且排練非常不夠,像是臨場即興發展,整個雜亂無章,壞了一個管弦樂團的巴哈「馬太受難曲」。我放棄了第2套節目,看過的朋友都說不好看。可見「Chic」這個詞,並不是表演藝術的好幫手,但還是可以征服某些崇拜觀眾。Emio Greco謝幕時,他們拼命鼓掌叫好,我想的是,那個圈圈沒明星啊?明星的一言一行、一笑一顰,粉絲都鼓掌叫好,兩者之間的相互滿足,可比藝術本身重要得多了。

(15)

節目:«Un peu de tendresse,bordel de merde!»/Dave St Pierre

時間:15/12/2008 20:30

地點:Théâtre de Vanves

心得:在這裡

以上15個作品,我最喜歡的是Alain Platel 的《pitié !》,找到一個不錯的影片(法文)介紹Alain Platel 的過去創作和這個作品。

7 則留言:

  1. 你太幸福了,竟然可以看到那么多好作品,羡慕。。。
    不好意思查找资料正好路过,打个招呼……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看到好作品,對我來說的確幸福,
    不嫌棄的話,就常來。
    也跟你問聲好!

    回覆刪除
  3. 不好意思又来打扰,我是在大陆做小剧场的,你说的这些作品,我大多数只看过他们的作品视频,现场很少的,他们也不大可能到大陆来演,去年pina bausch 来演春之祭和cafemuller,简直是令人痛心疾首的难得机会,感觉像是盼了三十多年,唉。你在法国学戏剧还是舞蹈?有意思,我的台湾朋友都在法国学戏剧,香港朋友都在英国学戏剧。对了,我的blog:fantroupe.spaces.live.com 有兴趣来逛逛,有机会多交流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能看到現場的春之祭和cafemuller,大概可以說是「死而無憾!」這兩個最品我看過影片很多次,每次都有新感受。
    我是學戲劇的,在台灣也是小劇場出身,待過蘭陵劇坊、優劇場 ...等,大學是念台北藝術大學戲劇戲,畢業後也組過劇團,現在滯留巴黎,念的是體育系。
    在法國學戲劇的台灣學生,一雙手指還夠數,不過我資質愚鈍、生活艱難,白天要打工、只能晚上到劇院上自修課,我很樂意跟各位朋友交流。多謝光臨!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哇,你是元老级的人物啊!兰陵剧坊以及优剧场,又是北艺大戏剧系毕业……数一数,恐怕我都能猜到你是哪位呢!我资历尚浅,还是刚刚入行不久,请多指教!我06年去过台北,是在王墨林和法国盲点剧团制作的敲天堂之门里当演员,说起来,培松地是给我印象很深的法国式的导演,呵呵,不过巴黎生活也这么艰难么,我妹妹在里尔学习语言,好像那里还好。
    以前很多去巴黎的学生是去上乐寇的学校,不过自从老人家仙逝之后招生情况就不那么理想了。你说上体育系难道是受他老人家的影响?不过我觉得能这样走下去肯定是因为自己喜欢,其中的幸福与艰辛的权衡只能自己体会,加油啊!我会一直关注你的博的!
    另外,如果有时间和兴趣的话,我们和另外四个中国团队受欧盟一个项目的支持在2月和3月要到欧洲演出,可惜不在法国,不知道你有没有可能看,呵呵,算是中国年轻一代的实验戏剧团队的一个展示吧,他们的网站www.chin-a-moves.eu,上面有这个活动介绍,来看看吧:)

    回覆刪除
  6. 會常來這個網誌的讀者,我想不是圈內人,也該是藝文的愛好者,所以非常高興能結交各位朋友。
    很羨慕以們有機會,受邀到歐洲演出,如果有機會繞道來巴黎,別忘了來找我(你里爾的妹妹亦是)。

    回覆刪除
  7. 你好...我是找Boris Charmatz的資料找到此網站...正好日前在par上有看到您寫傑宏貝爾的文章--因此有些印象...

    剛剛看到留言說您是唸體育的資深台灣演員, 不知道您認識林鴻麟嗎? 他好像...唸體育唸很久了Orz

    PS
    對了不知道您有沒有看過Charmatz另一個表演+單人錄像裝置作品heatre-elevision? 此作在法國評論界口碑如何?

    回覆刪除

利用下列按鈕收藏這篇文章:

Share/Save/Bookmar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