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01-02

看戲報告 2008 Ⅰ

   image

其實這一季的劇院,我看的戲劇節目比舞蹈多,可我的網誌上寫出的文章卻成反比,舞蹈文章的觀後感是戲劇的兩倍。就書寫度來說,因為來巴黎先接觸的是舞蹈節目,加上個人感興趣的是當代舞蹈,這個圈子範圍不大,幾年下來也漸漸看遍了多數的法國當代舞團,及來巴黎巡迴的世界知名當代舞團,自然對這個領域有個較全盤的瞭解,所以書寫起來,無論在其歷史、形式甚至在觀點上,比較得心應手,哪戲劇呢?

翻開老牌的巴黎藝文資訊週刊「Parisscope」,我們可以發現光在巴黎市,每晚有近250家劇院(每家劇院可能不只一個表演廳)上演戲劇節目,卻只有不到30家有舞蹈節目(不包括夜總會的康康舞或瘋馬秀),可見其戲劇產業的龐大,也反應了及到底 -- 戲劇 --才是城市市民的藝文欣賞王道。

可我是個外國人呀!看戲,首先要克服的障礙是語言。尤其是法國人特別重視語言、文字的邏輯思考,以及發展出來的豐富語言文化,你看侯麥的電影,演員們就不停的講話,劇情就在語言中。近代平民化的現代劇本語言,我還可以跟得上,遇到像莫理哀的古法文,或者如亞陶、Valère Novarina這種語言學加哲學的戲,一個晚上的語音轟炸,耳朵可真是疲憊(不過大腦卻很輕鬆,因為已經躺平啦~~),我問過一位法國朋友,他回答說,莫理哀的劇本,是中學法文課要考試的教材(像我們高中國文課本裡的湯顯祖吧?),亞陶、Valère Novarina?...他們是誰?

還好自己是念戲劇,起碼讀過一些劇本,就先挑熟悉的劇本看。不過現在我倒覺得,劇場像個魔術箱,裡面可使的道具繁多,好的導演自然會用各種方法,讓你進入劇作家的世界與導演的詮釋觀點;因為戲劇,是一個總體藝術實踐之地。這點,是我在劇場克服語言障礙中,一個重要的意外收穫。

所以我要報告的是08-09上半季,去年9-12月看的戲劇,依主題排列。

「空的空間」

彼得‧布魯克是上個世紀,偉大的劇場導演與理論家,他的《空的空間》The Empty Space 1968 ,算是為現代劇場作了個總結。他的開放性的舞台空間概念,跟葛羅托夫斯基的「貧窮劇場」,是我們90年代搞小劇場時,最愛掛在嘴邊的學問,可惜,當年是生吞活剝、一知半解,這半季我看到了3齣,不同方法使用舞台的戲,或者可以讓我們看看,彼得‧布魯克的《空的空間》,是如何神奇地實踐在劇場舞台。

(1)

劇名:《科利奧蘭納斯》Coriolanus / 莎士比亞

導演:Christian Schiaretti

時間:23/11/2008 15:30

地點:Théâtre Nanterre-Amandiers

莎士比亞是我們台灣人最熟悉的劇作家,可惜法國人不愛演他的戲,因為他們心中的戲劇之神是莫理哀。的確,跟一身奉獻戲劇,最後在舞台上吐血而死的莫理哀相比,莎翁太過認真,忙著鋪陳推演劇情跟暗藏金玉良言。莫仙不得不跟崇尚藝術的路易14鬥智,語言盡是尖酸機智、諷刺著那個輝煌的王朝,這比較像法國人的習慣,語言是他們最開始,也是最後的武器。

這回上演的《科利奧蘭納斯》Coriolanus是莎士比亞的歷史悲劇,敘述的是古羅馬帝國的故事,跟他的《泰特斯·安特洛尼克斯》Titus Andronicus、《凱撒大帝》Julius Caesar、《安東尼與克莉奧佩屈拉》Antony and Cleopatra、《魯克麗絲失貞記》The Rape of Lucrece 屬於同一系列的羅馬故事。這齣戲很長(3小時45分),演員很多(33位),也比較少被人搬演。唸巴黎3大的大學學弟S,跟我詳細解釋過長長的劇情,可不求甚解的我,聽過也就忘了(只記得住海角七號)。

長篇複雜的故事中,有兩國交戰、宮廷鬥爭、軍隊內鬥、市民抗暴、家庭分裂...,連場景也都繁複,怎麼辦?要如何在有限的舞台,放置這紛雜的場景?結果導演用了一個空空的舞台,只在3邊築牆成為背景,並隨著劇情進展,用燈光、布幔、或者演員走位,把舞台切成不同的場域,時而舞台成為浩大的戰爭殺戮之地;時而變成深邃宮廷的不同房室;時而成為羅馬街頭,人民糾結抗暴的集結;時而只是主角家中的一個房間,全都神奇地發生在這個空的舞台。

這就是劇場讓人著迷的地方,導演可以啟動觀眾的想像,讓我們相信舞台上的「空」間,就是劇作家所描述的地方,而不需要鋪橋修路蓋房子,費力地去複製,很像真實的古羅馬帝國。

我聽過一個名詞,叫「舞台空間動力學」,就是說,演員在舞台空間中的擺放、相對位置及移動,可以產生讓劇情推展的動力。我覺得這個空舞台上的演出,倒是證實了此一傳聞,本戲是一個很好的範例,真是又來一堂學校沒教的事。

最後要說導演為什麼選這個劇本,他提到今天民主社會中,所發生的各種問題,市民、政治人物與國家機器之間的溝通、角力、抗爭,從西元前的古羅馬城邦、17世紀莎翁寫下這個故事的英國,到今天21世紀的現代,這個《科利奧蘭納斯》式的政治悲劇,其本質仍然沒變。呵呵!這就是莎翁偉大的地方,他在劇本中埋下的道理,直至今日都未過賞味期。

(2)

劇名:《凡尼亞舅舅》Espía a una mujer que se mata /契訶夫

導演:Daniel Veronese

時間:30/11/2008 15:30

地點:MC93 bobigny

image

舞台可以空空的很大,那可不可以擠擠地很小?真不可思議,我看到契訶夫的俄國西伯利亞森林《凡尼亞舅舅》,擠在約10平方米左右的舞台上演出。

契訶夫跟貝克特的戲,都不是只看劇本就可以懂的,因為他倆寫的劇本,戲劇性都不是很強。《等待果陀》裡兩個人一直問答:「果陀來了沒?」、「來了,就要來了」;契訶夫總是在講俄國鄉下的芝麻小事,他們的劇本需要在劇場上演出,方能真正感受。我第一次瞭解貝克特,是多年前在皇冠小劇場,由剛從法國回來的陸愛玲老師導演的版本,非常勵害!而契訶夫就更曲折了,我竟然在國家劇院沒看懂莫斯科藝術劇院演的《海鷗》(非常糟糕的同步耳機語音翻譯,所有角色,全由一個俄國腔國語扮演),而在多年後在法國法藍西劇院,看懂了精彩的《伊凡諾夫》Ivanov

演契訶夫的戲不容易,首先要先瞭解他寫的角色,都活在一個,抱著卑微希望,但永遠走不出去的困境,但日子還是必須要過,於是他們只好全困在鄉下莊園,藉著生活、相互暴露人性。然後演員們必須揣摩的,是關於角色的許多細節,先由這些細節建構人物,才有辦法說出那些平淡,卻都擊中生命要害的台詞。我看法藍西劇院,那些火喉到家的演員們,輕輕搬演契訶夫,心中卻甚是痛快。

先講演員的部分,才有辦法進入這個狹小的舞台。這齣戲今年第2度在巴黎上演,來自阿根廷的劇團,演員找的大致符合角色年齡,演技自然純熟。舞台只有一張桌子、3張椅子、左右兩個通道,劇情就在眾演員在導演刻意選擇的小舞台上,自然地穿梭走位對話,產生各種相對位置與身體姿勢組合,傳遞這整個故事與精神。觀眾一點也不會覺得舞台擁擠,困住我們的,是契訶夫欲傳遞的,我們狹隘生命中的無所事事。

所以「舞台空間動力學」,也可以在小小空間中產生能量。

(3)

劇名:《Le Dépeupleur 》/ 貝克特

導演:Michel Didym / Alain Françon

時間:17/12/2008 21:00

地點:Théâtre National de la Colline

image

我本來覺得10平方米的舞台已經夠小了,想不到竟然還有更小的空間演出,在一個演員走3步就到底的舞台。

《Le Dépeupleur 》我法文字典找不到這個字,勉強翻譯為--被滅絕之地的倖存之人,或者「滅絕者」。熟悉貝克特風格的人,大概對這樣的戲名感到熟悉,他的劇本在眾多「荒謬劇場」、「存在主義劇場」中,是一個徹底堅決的絕望。我大學的時候很喜歡他的《終局》,曾經導了其中一個片段,可是不得其門而入,老師又對我提出,演員的褲子為什麼不扣上的問題,舞台設計到彩排還沒開始動工,害我覺得真是戲外比較荒謬。

我不確定這是一個小說、散文還是劇本,至少很少人搬演此戲。單人演員Michel Didym打扮成卓別林模樣,站在一截管子橫切面的舞台,台上除了他,還有一些用鐵絲折成的小人,管壁上有幾個鉛筆畫的洞、樓梯,小人正從地面,向上攀爬出去。然後演員就很冷靜,以研究的身份,原事不關己地、很科學地介紹這個地方,及這個小世界如何運轉?我們當然知道他在說什麼?貝克特式的絕望,但演員還是把枯燥的台詞,說得妙趣橫生,可是笑完很虛無,覺得活著真不知道要幹嘛?

在原文本描述的,是個圓週50公尺、高16公尺的管子,向上我們可以想像聖經中的巴比倫通天塔,向下則是但丁神曲中的地獄。化作劇場,導演竟然選了一個寸步難移的舞台,演員幾乎不動,其中一場戲乾脆坐了下來,此時燈光把舞台切得更低,我還以為是什麼神奇的舞台裝置,讓舞台天花版不著痕跡地變低。所以這齣戲,還有什麼「舞台空間動力學」嗎?有的,這個空間靠舞台設計的佈局,動力則來自於不動的演員,他的眼神、語調、神態、姿勢...。

所以說,劇場怎能不迷人呢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續待...)

☆影片《科利奧蘭納斯》Coriolanus



☆影片《凡尼亞舅舅》(Espía a una mujer que se mata)
 

☆影片《凡尼亞舅舅》(Espía a una mujer que se mata)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利用下列按鈕收藏這篇文章:

Share/Save/Bookmar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