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04-17

《銀行家的故事》 易卜生

…《John Gabriel Borkman》 Henrik  Ibsen

Source
資本主義教我們要「購買」,否則將導致「通貨緊縮」,去吧!趕快把辛苦賺到的錢花掉。可是小老百姓花掉的錢,永遠追不到更新、更快、更美、更有效率的「新產品」,於是終於覺悟,一定要加倍努力去賺錢。

在經濟不景氣時,我們的政府發「消費卷」來刺激「經濟景氣」。可「消費卷」只是資本主義奴役人們的小示範,過程中起碼還要有人努力的「製造」和「消費」。想想,當商人賺到錢、老百姓窮翻要借錢,都要向誰報到?答案就是此次「金融風暴」的始作俑者 --「銀行家」。這個「無中生有」行業的發達,及衍生出來各種虛幻的「金融商品」,才是資本主義的終極教主。現在,他們吹的氣球不小心破了,但根本不用擔心,因為大家還是一致默認「人類適合過資本主義生活」,所以政府會義不容辭「舉債」(向後代借錢)救他們,老百姓也會被迫配合,縮衣節食共渡難關,絕不讓教主「銀行家」倒地,就算他們厚顏無恥地把政府抒困當紅利,被抓包後也只是頂多被稱為「肥貓」,還是比大部分的「瘦老鼠」好得太多。
我很驚訝,挪威劇作家易卜生 Henrik Ibsen(1828-1906),早在百年前,就看穿銀行家在現代社會的本質,寫下劇本《銀行家的故事》(另譯:《博克曼》)John Gabriel Borkman 1896
銀行家博克曼Borkman 因為金融犯罪被關了5年,出獄之後因家庭關係生變,與老婆不相往來,他將自己囚禁在家裡樓上房間,足不出房長達8年,努力研讀資料一心想要翻案洗冤,甚至還將東山再起。樓下只聽得見他腳步聲的老婆Gunhild,曾經繁華富貴,現在宛如寡婦也只能把希望放在兒子Erhart 身上,除送他到城裡名校就讀,並將他寄宿上流社會友人家,盼望將來能夠功成名就。
故事開始於Gunhild的孿生妹妹Elle來訪,她是Erhart的深愛乾媽,博克曼的舊情人,她得到絕症生命即將結束,於是單身的她想要收養Erhart,讓她死的時候不寂寞。當然孤獨的親身母親Gunhild不肯,於是在她們倆的爭奪中,揭開了這家人,每個人都有一個得不到的生命寄望之故事。
導演是曾經來過台灣的德國中生代導演--托瑪斯‧歐斯特麥耶 Thomas Ostermeier 。他對易卜生情有獨鍾,之前一連導過《玩偶之家》Nora (Maison de poupée)和《海達蓋伯樂》Hedda Gabler。再次選上這個劇本,也可以看出導演對於劇場處理社會問題的偏好。
冰冷灰調的舞台,在一個大轉盤上只有2個場景。場景中的擺設也極簡到只有一桌2、3椅,同時每個場景都有一盞希望的小燈。最詭異的是,舞台地面不時溢出白煙,讓寫實的舞台開始不真實起來,黑色裝扮的3位主角,有時很像是「幽靈」或者「鬼魂」。
百年前的易卜生晚期劇作,對於資本主義社會和制度的批判,因為人類社會發展無法挽回地向它傾斜,而顯示出劇作家的先知灼見,從這角度看,是資本主義造就了易卜生。但易卜生劇本中,對於人們無法面對「真相」這件事,卻點出了人類共通且永恆的宿命。
托瑪斯‧歐斯特麥耶沒有為易卜生加分,頂多是忠實地呈現。演員也是稱職而已,在這個不太容易,幾乎是空的空間。可惜了的一齣戲,儘管目前的「全球經濟危機」,已經為它架起一個,可大做文章的現實舞台。
劇名:《銀行家的故事》John Gabriel Borkman
導演:托瑪斯‧歐斯特麥耶 Thomas Ostermeier
時間:09/04/2009 20:00
地點:奧得翁國家劇院  Théâtre de l'Odéon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利用下列按鈕收藏這篇文章:

Share/Save/Bookmar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