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體育系學長鴻麟跟我一樣,是留學生中少數的自力更生族,不過他比我厲害太多,在巴黎半工半讀之餘,竟然還可以玩遍全世界,寫了一本自助旅行遊記「你家沙發借我睡」,我都不知道他哪來的時間跟財力。這本書慰藉了許多,如我一般,也很想跟他一般瀟灑,但缺錢、缺閒、更缺勇氣的平凡人。
我環遊世界的方法很單調,就是進劇場看戲。接下來就帶大家,跟我到劇場裡旅行。
德國
(4)劇名:《伍采克 》Woyzeck / Georg Büchner
導演:David Bösch
時間:05/10/2008 15:30
地點:MC93 Bobigny
《伍采克 》1837是一齣頗具代表性的德國古典文學劇作,作者Georg Büchner在尚未完成此劇之時,就因病去逝。此一未完成劇本,也留給後世導演許多發揮空間。
取材自1821年一個真實社會案件,事件是軍人伍采克,因不明原因殺死他的長官。Georg Büchner將之改編成,伍采克為了滿足老婆跟剛出生小孩的生計,將自己的身體賣給醫生當實驗品。每天的食物只有豆子,導致幻視幻聽意識混亂,也受盡歧視與嘲弄。當他發現深愛的女人與軍中長官有染,因痛苦與絕望親手殺害老婆。
這一個講述小人物在社會中求生存的戲,相當反映了人類的生存困境。伍采克為了生活,將自己的身體交給了科學實驗,可是科學卻導致他身體的退化,甚至喪失了社會地位;回到最安全的家裡,卻發現家裡的老婆,擋不住外界物質的誘惑,加上情慾的放縱,背叛了丈夫,讓伍采克失去了一切,使他原本是一個善良的老百姓,卻遭生活的捉弄,最後變成一個失去理智的殺人犯。
年輕的導演David Bösch用了一個有傾斜天花板,並開了個大洞的舞台,像是從上帝的角度俯視此一社會事件,還有類似天使的演員坐在洞口唱歌。而伍采克老婆外遇的對象,是一個光頭刺青,很酷的搖滾樂團主唱,此一場景安排,把時空拉回了熟悉的現代,暗示如同金錢崇拜、物慾橫流的今天,伍采克老婆的不貞,不只是情感的,更是一切追求物質的社會趨勢底下,一個典型的悲劇案例。
後來我看到台灣某大學生,因為情變而殺前女友的新聞,心中十分感慨,我們真的活在一個輕薄的時代!伍采克要殺老婆,劇作家得費心安排,從科學進入人類歷史,到社會無情運作下的人性,種種事件鋪陳安排,最後導致了悲劇的發生。試想如果Georg Büchner活在21世紀的今天,他讀到台灣大學生情殺的新聞,大概只夠激發2分鐘的劇本,「她愛上別人,他嫉妒受不了,他把她殺了,幕落」。
(5)
劇名:《費加洛離婚》Figaro divorce/ Ödön von Horváth
導演:Jacques Lasalle
時間:29/10/2008 20:30
地點:法藍西劇院
Photo © Cosimo Mirco Magliocca
我挺愛上法藍西劇院看戲的,看那些精湛的公務員演員演戲,我大學上表演課的所有範本,就活靈活現地在舞台上出現。這家劇院是法國戲劇的櫥窗,常請來著名導演上演經典劇目,進劇場,彷彿進了一堂戲劇史的教室。
談《費加洛離婚》Figaro divorce,要先介紹法國劇作家博馬舍Beaumarchais (1732-1799)的《費加洛婚禮》1984。這個在法藍西劇院首演的劇作,最為人廣知的是2年後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,由莫札特作曲的歌劇版本《Le Nozze di Figaro》。《費加洛的婚禮》是博馬舍在18世紀70年代,創作了總稱為「費加洛三部曲」中的第二部,此時法國正處於大革命的前夕,博馬舍參與了剛萌芽的社會人權組織,寫下這齣揭露和諷刺封建貴族的喜劇。
故事主角費加洛是伯爵家僕人,為了跟心愛的蘇珊(也是僕人)結婚,不惜跟也想指染蘇珊的伯爵鬥智,最後當然兩人如願以償舉行了婚禮。這個故事到了德國劇作家Ödön von Horváth1901-1938手裡,場景轉到兩次大戰之間,歐洲的某個邊界地方,伯爵為了逃避納粹的迫害,一家人逃到另一個國家的小鎮,伯爵從一個貴族淪落到一介平民,費加洛也不滿身為僕人階級,永遠無法翻身,於是力勸蘇珊離開伯爵,於是在費加洛的未來美夢藍圖之下,他們離開了伯爵,重操舊業開理髮店。全劇就描述這兩對家庭,在這樣的社會變動之下,關於階級的崩壞與人性的重建。
導演用灰沈陰暗的色調,講述這個大戰來臨之前,貴族階級被迫向下降,平民階級受到啟發想向上升,但兩者都艱難的狀態。此時的大環境,已經不單是政治社會階級簡單的2元的對立,因為所有人都是受害者,所有人都離開了原來的位置,必須去適應或開創新的生活,於是照見的只剩下真實的人性。諷刺的是,對階級問題批判不遺餘力的費加洛,在新生活夢想的破滅,而蘇珊跟他離婚之後,最後竟然意外當起將軍,踏上了他之前所批判的階級之路,劇情就在他與離了婚的蘇珊、前主人伯爵夫婦之間的新關係中結束。
我覺得導演處理此戲,算是保守沒有太大驚喜,不過細節處理細膩,也讓演員頗有發揮空間。附帶一提,名導Jacques Lasalle是國立戲劇學院教授,90年代也曾執掌過法藍西劇院,2005年還在北京導過中文版的《愛情與偶然狂想曲》Le Jeu de l' amour et du hasard(馬里伏Marivaux)。
☆延伸閱讀:My Faire Paris 費加洛離婚 — Figaro Divorce
(6)
劇名:《火焰》Feux / August Stramm
導演:Daniel Jeanneteau et Marie-Christine Soma
時間:11/11/2008 19:00
地點:國際大學城劇場théâtre de la Cité Internationale
這是一個由德國表現主義劇作家August Stramm 1874-1915,3個短劇《Rudimentaire》、《La Fiancée des landes 》、《Forces》串成的演出。舞台是一個現代家庭的透明玻璃屋,3個劇本都在這個可以開開合合的舞台上演出。August Stramm 是一位鮮為人知的劇作家,因為早逝且留下的劇本不多。他原本是一個郵差,寫作完全是興趣,這3個劇本是他1912-1913年創作高峰時期所寫下的劇本,今天我們看到的他所有劇作,幾乎都是在這兩年完成,可惜1915年他不幸死於戰場。
這3個短劇跟晚期的易卜生Ibsen,和早期的 史特林堡 Strindberg劇本一樣,都屬於社會寫實主義的風格。不過戲太難看了,我實在無法跟各位分享多一點什麼,抱歉!
瑞士
(7)劇名:《Platz Mangel》
導演:Christoph Marthaler
時間:16/10/2008 20:30
地點:MC93 Bobigny
© Dorothea Wimmer
之前,我還以為「搞怪」,是屬於年輕人的專利,可是後來發現,有些劇場大師搞的怪,可比年輕導演更無厘頭。1951年出生的瑞士導演Christoph Marthaler,今天已是響叮噹的劇場大師,不過也是到了夠資深的年紀,歐洲劇場界才終於張開雙臂,擁抱這位不太容易瞭解的鬼才創作者。
Christoph Marthaler畢業於音樂學院,後來在樂團吹雙簧管。跟劇場的第一次接觸,是為劇場音樂作曲,一共寫了10年。後68時期他曾來巴黎住了2年,跟默劇大師Jacques Lecoq學習默劇,直到1980年才導了生平的第一初戲,這是一齣音樂劇,劇中有演員、有音樂家。這也是他的劇場風格,通常在他的戲中,音樂佔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,可又不是像歌劇一般讓音樂主導,裡頭又融合了語言、表演、肢體、舞蹈、甚至是觀念藝術,均以相同的比重,出現在他的劇場,因為風格特殊,實在很難歸類。
他的創作量豐富、創作領域也很廣,作曲、街頭戲劇、電影、總體藝術(art globale),當然還有劇場。2000年他家鄉的蘇黎世劇院(Schauspielhaus Zuris),終於邀請他回去擔任總監,沒想到2年之後,卻以他作品中針砭時弊、嘲諷中產階級的風格遭到撤換,這在當時是一個爭議,因為引起了瑞士戲劇界一片嘩然,隨後訴諸市民公投,52%的蘇黎世市民贊成Marthaler留任,不過他還是選擇離去,繼續遊走歐洲各國創作,也是在這個時期,他也開始了歌劇導演的嘗試。
《Platz Mangel》的舞台繁複怪異,正中間是一個沒有水的游泳池,泳池的前方有一個船型甲板,左右排列一間間診療室,左上舞台放置一個DJ播音台,右上舞台則是一個透明玻璃的詢問櫃臺,再後面有一個會動的纜車車廂,最後面的牆壁則是一個攀岩場。
劇情敘述一批想延長生命的有錢人,上山到一個豪華醫院進行療養,但醫生進行了一堆可怕的療程,嚇得病人想盡辦法要下山,但這個地方,只准進不准出。富豪們本以為這裡是高山上的天堂,結果卻是必須面對自我的地獄。於是醫生、護士跟病人發生了一段充滿了荒謬、諷刺、認真但可笑的醫療旅程。演員邊演邊唱歌,一些動作橋段一直重複,故事沒頭沒尾,斷斷續續,全劇用70年代流行音樂,及巴哈、舒伯特的古典音樂貫穿。
我2007年第一次看他導的歌劇《Winch only》,取材自蒙台威爾第歌劇 《la Poppea》中的一段,講一個家庭的故事,風格跟這齣很類似,不過那次看得我是一頭霧水。不過這回我可是看得開心極了,Christoph Marthaler真是一位怪喀,而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導演,也豐富了劇場的可能延展性,前提是,得帶著開放的觀念去欣賞,方能領略他戲中的樂趣。
☆延伸閱讀:My Faire Paris 平車拷克-Maeterlinck
《偽君子》Dimiter Gotscheff © dpa
後記:
我來歐洲之前,完全沒看過德國戲劇演出,只看過「舞蹈劇場」的畢娜‧鮑許舞團,及蘇珊‧琳卡和蘭希‧荷芙曼的雙人舞。可這3位都是真正的大師,看完他們的演出,都不知道自己有資格作什麼?
不過別以為德國的劇場,都像我看到的大師們,如此節制悠雅。前年我看德國劇場大師Frank Castorf 導演華格納的歌劇《紐倫堡名歌手》,剛開始的一個小時,真是讓人坐立難安,舞台亂七八糟,布景不但像半成品,還刻意露出未完工結構,上面佈滿了油漆塗鴉。演員更可怕,扯開嗓門鬼吼鬼叫,聲樂家唱得簡直像噪音,很大聲的噪音,完全找不到曲調,我心裡想,這是哪們子歌劇呀?可是後來的一個半小時,儘管台上還是亂成一團,但我卻如沐春風,真是好看。
也是07年,我看到這輩子最震撼的莎士比亞。德國導演Jürgen Gosch的《馬克白》,舞台上只有簡單的桌椅,全部由男演員飾演(連馬克白夫人),他們不時脫光光在舞台上砍殺、噴血、砸桌、丟椅,搞得一舞台都是血。去年德國劇團的莫理哀《偽君子》Dimiter Gotscheff還算溫和,可一開場放了近10分鐘的壯觀紙煙火,戲就在繽紛的一地紙屑中演出。有一個很好看的德國舞團Neuer Tanz,去年推出的《 Va Wölfl 》,一群舞者手上各拿著一把小號,把數十箱書一本一本撲滿舞台,不時吹一聲啦叭,作一些怪異動作,然後再把書全收回去。
加上我去年下半看的這4齣戲,各位有沒有發現,這些德語系國家的劇場,常站在批判的角度,反應社會問題,而其當代劇場形式,也時時顛覆既有形式。有一位朋友見我老愛往劇場跑,問我為什麼要進劇場看戲?我到現在還無法回答她,是為了娛樂嗎?恐怕不止,至少在這些德語系的劇場中,劇場還常常讓人們的生活充滿了不安,因為看完戲之後,我們常不禁要問,究竟這是一個怎樣問題重重樣的世界?而這些劇場工作者,竟然還妄想用劇場救社會?至少這是我在台灣劇場沒有的經驗。在台灣,劇場對社會發言最大的尺度,只是消遣,逗得觀眾哈哈大笑,如此而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