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11-07

我只是愛妳 Serge Gainsbourg

image

前些日子去看戲碰到R,開演前,他神秘地對我說:「那個Jane &#!%x~有來,好像是坐在那邊... 」。「誰?」我說。「JANE BIRKIN 」這回兒臉正面朝向我,停頓!見我還是一臉迷惑?只好補上「Serge Gainsbourg的老婆,演過很多電影,有個名牌包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」。

怎麼辦?我真的不認得這位美女(不過現在已是老太太了),幸好還認得Serge Gainsbourg(1928-91),保住一絲顏面。他就是《Je t'aime... moi non plus》的原唱,一首很能代表「法國」這個名詞的香頌,呻吟、喘息、低沈磁性的男音、和嬌嫩細柔的女聲。還不認識法文的時候,感覺這首歌中的語言真性感、好美,等認得幾個法文單字,一看歌詞嚇一跳!原來是首露骨描寫男女魚水之歡的歌,那些咿~咿~啊~啊~是狀聲詞,翻成哪一國語言意思都一樣,Oh!我天大的美麗誤解。當時(1967)這首歌是禁歌,就算放在今天的台灣,原汁翻作中文可能也是十八禁。

該如何介紹這位充滿爭議性,但又廣受法國人尊敬的先生呢?「歌手」這個身份比較廣為人知,於是有人冠上他是法國的貓王,貓王?這個稱呼顯然容不下他那桀驁不馴、同時才華洋溢、新聞不斷的浪蕩身軀。多年後,有人稱他是法國的安迪沃荷,這下比較接近了,因為他除了音樂之外, 電影、電視、廣告、攝影、繪畫、詩與小說樣樣都來,身邊總是美女圍繞、緋聞不斷,不時常有叛經逆道驚人之舉,攪動著社會輿論,唯有大西洋對岸的沃荷可以與之抗衡了,他可說是法國戰後相當代表性的流行文化象徵人物。

【繪畫】

1928年出生巴黎,Serge為蘇聯移民第2代,一戰後父母為躲避紅色共黨專政逃離蘇聯,1919年從伊斯坦堡、馬賽輾轉到巴黎定居。母親Joseph在巴黎酒館、夜總會彈琴,父親Olga是音樂學院聲樂家。

父親從小就教他彈鋼琴,並希望他成為畫家。Gainsbourg青年時期的目標的確也是想成為畫家,並曾就讀過巴黎高等美術學院,不過後來因為同時就讀的數學研究所,課業壓力太大而停止。他的第一任老婆Élisabeth Levitsky(一個前沙俄貴族的女兒),就與當時巴黎藝壇「超現實主義」人士,交往密切。

30歲以前,Gainsbourg嚮往哲學畫家法藍西‧培根Francis Bacon 、立體派費爾南‧雷傑 Fernand Léger,直到30歲那一年,他突然燒毀自己全部畫作,從此再也沒提起畫筆。

【音樂】

1948年是Serge生命中重要的一年,那年他被徵召入伍。苦悶、無聊的軍旅生活,開啟了他的「酒精生涯」,並在這時開始彈起了吉他,我們後來回顧,這一年是其叱吒風雲生涯的開端。。

30歲放棄繪畫前一年,他已經開始自我放逐,成為小酒館歌手,期間認識了法國作家也是爵士樂團樂手、作曲家Boris Vian,Serge深受其尖酸、幽默、挑釁的作品風格影響,開始了其寫歌的創作生涯。

1958年,他的曲子開始被小有名氣的女歌手Michèle Arnaud演唱,隔年也推出首張個人專輯《Du Chant À La Une !》。

《Du Chant À La Une !》單曲 Le poinçonneur des Lilas 1959

Serge的名氣直到1965年,為年輕女歌手France Gal寫歌,並在歐洲歌唱大賽Concours Eurovision de la chanson拿到首獎才漸漸打開。後者憑Serge量身定作的一曲《Poupée de cire, poupée de son》(蠟像娃娃,聲音娃娃)獲得65年度歐洲流行音樂年度銷量冠軍。從此身邊圍繞眾多女歌手、女演員邀歌。

1967年他與碧姬‧芭杜Brigitte Bardot陷入熱戀,寫出男女對唱名曲《Je t'aime... moi non plus》,不過兩人旋即分手,在B.B.要求下直到1986年(B.B.已下嫁給富豪Gunther Sachs多年後),這首原創版的閨房之歌才重出江湖、正式發行。與舊愛分手後一年,40歲的Serge遇上22歲的新歡Jane Birkin,擦出無數創作火花,可說是Serge歌曲創作的高峰期,兩人並搶先在1969年發行了這支歌的首版。

Serge在與Jane Birkin熱戀時期,正好碰上法國68學運,連結全世界如火如荼展開的無政府主義與嬉皮風潮,年輕人普遍陷入一種虛無、及時行樂的思想,性解放也在這個時期達到高峰。Serge以獻給Jane Birkin為名,寫下不少經典情歌,如《L'anamour》、《Jane B》、《69 année érotique》(情色的69年),旋律引人遐想、歌詞大膽豪放,但也相當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氣氛。

Serge在80年代發行的4張專輯(Histoire de Melody Nelson 1971, Vu de l'extérieur 1973, Rock around the bunker 1975 , L'Homme à tête de chou 1976.),雖然在商業尚未獲得極大的成功,不過卻擎起法國前衛香頌(l'avant-garde de la chanson française)的大旗,專輯《Histoire de Melody Nelson 》被譽為「法國流行音樂的交響詩篇」。

《Je t'aime... moi non plus》 原創版 Serge&B.B.

【電影】

音樂似乎不能滿足Serge,首部電影長片《Je t'aime... moi non plus》1976,講述公路小酒館女侍(Jane Birkin)愛上同志(Joe Dallesandro)的故事。裡頭充滿了淫穢粗俗變態的情慾,直到今天,還被列為16歲以下禁止觀賞的限制級電影。楚浮看了這部片之後,甚讚Serge電影前程無限。此片獲得當年電影凱薩獎最佳音樂與最佳音效,亦是今日回顧Serge電影生涯的經典之作。第2部長片《Équateur》(赤道)1983,場景搬到非洲,是一部充滿異國情調,關於一個白人家庭的情慾悲歌。此片推出後,市場口碑接未成功,不過這不影響Serge的下兩部長片。

《Charlotte for Ever》1986是一部自傳性色彩濃厚的電影,是他跟女兒Charlotte分飾演男女主角,敘述在好萊塢功成名就的導演Stan(Serge),陷入不知為啥而活的危機,鎮日酗酒並想自殺,此時唯有女兒(Charlotte)可以拯救他,片中的父女畸戀情節,飽受衛道人士攻擊。新浪潮另一旗手高達,則極為推崇此片。《Stan the Flasher》1990是Serge生前最後一部長片,敘述一個退休英文男老師,與家教年輕女學生的禁忌亂倫愛情故事。

【女人】

Serge滿臉鬍碴,煙不離手,鎮日帶些似醉非醉的恍惚,不羈的眼神,看起來總帶著一份對世人的不屑,實在一點稱不上帥,不過總有辦法吸引到美女,他生命中重要的3個B:短暫戀情的性感小貓Brigitte Bardot。第3任老婆,歐亞混血的法國模特兒與歌手Bambou。及他的靈感謬思女神Jane Birkin(英國演員、歌手,後來定居巴黎),兩人愛的結晶就是目前當紅演員與歌手Charlotte Gainsbourg。

唱過他歌的美女更是如過江之鯽,氣質美女伊莎貝‧艾珍妮Isabelle Adjani、演技派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、經典歌手茱麗葉‧格雷科Juliette Gréco、德國才女Nico、迷倒強尼戴普的凡妮莎‧芭哈蒂Vanessa Paradis(呵呵!她可喝過我親手泡的奶茶,不過當時我不認得她素隨?)...。

【兩三事】

1979年的專輯《Aux armes et cætera 》,他找來牙買加雷鬼(reggae)之神巴布·馬利Bob Marley合作,將法國國歌《馬賽曲》改成雷鬼版,歌詞觸及法國種族問題,這下激怒了不少保守的民族主義人士,引起一片社會輿論激戰,Serge的猶太身份也被挖出來炒作,儘管這張專輯極暢銷,很快得到「金唱片」獎。

隔年的巡迴演唱開到德法交界城市Strasbourg,體育館前夜遭到破壞,黑人樂手怕遭不測拒絕上台,連軍隊都進場準備接管,Serge怕滿場觀眾敗興而歸,一個人站上舞台,簡短對事件發表看法之後,再次演唱了《馬賽曲》,不過這次是標準的國歌版,觀眾隨之合唱,氣氛達到高潮,這舉動也感動了整個法國,化解了不少當時因《馬賽曲》引來的社會對立。國歌事件還沒結束,多年後Serge在一個拍賣會上,以高價買下國歌《馬賽曲》的作曲家原手稿。

1984年3月11日,他在電視節目中,當著攝影機鏡頭,公然焚燒一張500法郎,為抗議法國政府向他徵收的74﹪高額所得稅,他對著鏡頭說:「我的錢就像這樣,化為一陣煙」。

1991年Serge病逝巴黎,葬在蒙巴拿斯墓園cimetière Montparnasse。 多年來他的版權律師,不斷收到世界各地、各種媒體、歌手使用他歌曲的版權費。知名翻唱的包括貝克Beck、瑪丹娜Madonna、音速青春Sonic Youth、百憂解Placebo。

image

【展覽】

這篇文章我斷斷續續寫了許久,閱讀了不少介紹他的文章,原想用一篇淺顯易懂的文章介紹,但Serge豐富複雜的人生,加上國人並不熟悉的歐洲國度,實在頗費心思。這兒寫出的只是九牛一毛,最近陸續出版了許多介紹他的書、攝影集和影片DVD,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看。現在有一個最容易短時間瞭解Serge的展覽:

Gainsbourg 2008 巴黎音樂城 La Cité de la musique

Du 21 octobre 2008 au 1er mars 2009

線上導覽:mini-site (按打字機字母,很好玩!)

流行音樂是最容易反應一個時代的象徵,從Serge身上,其實可以看出法藍西民族的某種,藝術人文及自由享樂精神。那我們台灣呢?依我的年代,想到的是鳳飛飛或劉文正,那個經濟正開始起飛的80年代台灣,你呢?

2 則留言:

  1. Gainsbourg這個展聽說規劃好一段時間了

    他這個人真的很奇特
    最近ELLE還幫他做一個專題報導
    請他生前最親近的一些友人
    在自己覺得對他最具回憶性的地方談談對他的回憶
    包括喝過你的奶茶的Vanessa Paradis
    不過法國朋友們都不是很喜歡他
    倒是都很欣賞他女兒
    都覺得她謙和有禮且平易近人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我也很好奇,為什麼最近一直在紀念這位,老是挑釁法國社會的歌手,而且還會一直熱鬧到明年,包括出版、電影和音樂會。是在懷念從前那個時代嗎?
   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,法國社會竟然可以大方接受這種類型的藝術家,真是太有趣了!
    趕緊去圖書館找ELLE來讀讀。

    回覆刪除

利用下列按鈕收藏這篇文章:

Share/Save/Bookmar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