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11-18

【展覽】未來主義在巴黎

Le Futurisme à Paris Une avant-garde explosive

imag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馬奈「賽馬場風光」1865年

工業革命後的20世紀初,電力的發明和機械的普遍使用,大大改變了人類生活,也徹底衝擊了人們對於「時間」、「速度」和「光線」的肉體感受,例如 -- 機器取代人力,以超過想像的倍速方式,生產統一規格的產品;電車、電話的發明,縮短了人們對於距離的昔日認知;電燈泡的大量使用,更是改變了整個城市的面貌,世界彷彿變得更加光明。歷史進展至此,人類社會正式邁入電力時代,一切都變得更快、更方便、更進步,大家都相信機械科技,會為我們帶來一個更美好的幸福「未來」。

藝術界自然是對時代最敏感的一群,1909年2月20日,義大利詩人馬利內提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 在法國費加洛報發表了整版的「未來主義宣言」,號召丟棄一切傳統藝術、創造能與機器時代的生活節奏符合的全新藝術形式,強調世界正在改變,藝術應捕捉到具有「動作性」、「延續性」和「同時性」的新世界面貌。

此一反映了當時人們內心感受的宣言,為全球藝壇颳起一陣旋風,從文學蔓延到繪畫、雕塑、戲劇、音樂、電影、攝影...等領域,也為藝術史增添了「未來主義」此一速度的篇章。

什麼是未來主義繪畫?在傳統的繪畫上,無論技巧畫派,畫家所思考的,簡單來說就是如何在畫布上呈現畫面。在未來主義之前,寫實主義漸漸發展至顛峰,畫家精心在畫布上佈局,方寸之間的顏色、線條、位置及形象,均有其藝術信仰的展現,及主題意涵的精確表達,反應的是一個均衡富足的美感。

直到19世紀的西班牙畫家哥雅,開始背叛所謂美的標準,展現他所見所感的人性之「醜」;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 不耐於傳統畫派的精描「輪廓」,把形象塗抹得模糊;1865年馬奈Manet Edouard 的「賽馬場風光」,以一團雜亂的筆跡,欲展現光線、速度和動作交錯的畫面「感覺」;1874年莫內的「映象:日出」畫展,正式告別了「寫實」,產生了一批需要觀者退後幾步,方能看出畫面形象的「印象」畫派。

20世紀的畢卡索,延續賽尚回歸繪畫的基本元素(把自然看成是球體、圓錐體、圓柱體的組合),並發揚光大,開創了「立體畫派」。畫家在有限的畫布上,創造了多重的空間組合;一幅人物肖像,同時呈現不同的觀看角度,並可以和諧並置,成為一個具體的人物形象。

此一兼具趣味與科學的藝術表現,引得「未來主義」蠢蠢欲動,因為畫家還想在畫面裝上更多東西,空間之外,那畫布可以延續時間?速度?動作?光線移動?甚至是聲音(音樂)嗎?於是誕生了1909年的「未來主義宣言」,而追隨的未來主義畫家們,則以各種形式的作品回應了以上的提問。

image  杜象  Marcel Duchamp《下樓梯的女人》Nu descendant un escalier, No.2 1912.

百年後的今天,龐畢度藝術中心舉辦「未來主義在巴黎--前衛的誕生」展覽,以未來主義歷史的發展脈絡為主軸,分別規劃了10個展廳,重現9個未來主義的重要歷史場景。包括:

1.未來主義者看立體派畫展(1911)-- 未來主義畫派的主要人物是五位義大利人-- 波丘尼Boccioni、卡拉Carrà、巴拉Balla、塞韋裏尼Severini、魯索羅Rossolo,他們在1910年2月11日,發表《未來主義畫家宣言》,但尚未發表實際作品。他們隔年於巴黎畫廊,共同參觀了立體主義畫派的展覽,為未來主義繪畫尋找實際的操作方法,從此也與立體派保有持續的相互影響關係。

2.未來主義宣言(1909)-- 重現當日刊登的費加洛報,並加上詩人慷慨激昂的詩句朗誦。

3.今日的未來主義(2008)-- 邀請美國90年代工業電子音樂先鋒Jeff Mills,特別為此次展覽,創作一個影像音樂裝置《Arrangment Critique》。

4.義大利未來主義者在巴黎的首次聯合畫展(1912)-- 這意味著未來主義畫派正式確立,並隨後從歐陸擴展到世界。

5.唯一法國未來主義畫家Felix Marle的畫展(1913)。

6.畫展「融合」Hybridations (1912)-- 立體派與未來主義的對話及相互影響。

7.「黃金篇章」Section D'Or (1912)-- 立體主義團體「黃金篇章」於1912年,為回應同年未來主義畫展,所舉辦的一次展覽。

8.俄國「立體未來主義」Cubofuturisme 畫展(1913) -- 未來主義繪畫傳到俄國,1913年畫家Kazimir Malevitch創造了 「立體未來主義」,並與其團體「Valet de Carreau 」成員舉行聯展。

9.英國未來主義 Vorticisme(1913) -- 英國年輕畫家Wyndham Lewis受未來主義宣言影響,於1913所創立的繪畫運動,並發行未來主義刊物「BLAST」。

10.奧菲立體主義(Le Cubisme Orphique)1912-- 由法國作家Guillaume Apollinaire首先提出,運用了音樂的和諧法則與比例原則來創作,將物體各面向「同時性」的空間重疊,產生了富於詩意與節奏感的色彩畫面。首次畫展在1913年,代表畫家包括Robert Delaunay 和 Sonia Delaunay,並開啟了其後「抽象藝術」運動的誕生。

imag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未來主義建築  La Città Nuova , 1914 , Antonio St'Elia

未來主義的畫家們,在有限的畫布填上最大容量的物質訊息,時間、空間、動作、光影,整個畫面都「動」了起來,讚揚機械科技為人類帶來的美好未來。但很快的,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人類同時也利用戰鬥機、坦克、槍砲等機械摧毀我們的未來。對於「未來」美好信仰的幻滅,畫布憤而轉向破壞性的「達達主義」與更純粹的精神描繪「抽象主義」。

但「未來」並未從此消失,只是從主義轉向生活,分別以各種形式包括建築、電影、攝影、戲劇,甚至是政治、廚房、陶瓷等領域,更接近我們真實的生活,繼續為人們編織「未來」的夢想。百年後看「未來主義」,除了瞭解它不但是引發了20世紀前葉一連串「前衛運動」的開端,更能理解21世紀的今日「錄像藝術」成為藝術主流的道理,因為在螢幕畫面中,電子科技所能裝載的,是我們更無法想像的巨量訊息。

未來主義在巴黎--前衛的誕生

地點:龐畢度藝術中心

時間:2008 年10月15日 ~ 2009年1月26 日

2 則留言:

  1. Mr.68這篇寫的非常好
    把當代藝術史做了很精要的整理
    同時也幫讀者拓展了一條明確易懂的路徑
    因此更容易的了解認識未來主義
    你真是太用心了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先謝謝賣咖啡炭的讚美,真是不敢當說,不過辛苦寫成,有這般回應,心中還是非常暗爽!

    回覆刪除

利用下列按鈕收藏這篇文章:

Share/Save/Bookmar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