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 談「無調性身體、重複性動作」
左: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 右:鮑許 Pina Bausch
巴黎城市劇院節目單中的羅莎舞團介紹,老是喜歡放上一張安娜‧德瑞莎‧姬爾美可的黑白照片,而這張排練場的長鏡頭,姬爾美可酷似已經遠離我們的碧娜‧鮑許,雖然這兩位女性編舞大師的風格完全迥異,但均為劇院每年固定邀請的節目。如果要說這兩位編舞家有什麼共同之處,除了綁馬尾削瘦的臉龐,真的還有那麼幾分接近,再來就是,他們都是保持低調很少公開曝光的舞蹈大師。
比利時編舞家姬爾美可(1960)出身於布魯塞爾的慕達舞蹈學校l'École Mudra (1978-80),這所學校為法國舞蹈大師貝嘉Maurice Béjart 所創辦,畢業後即渡海到美國紐約繼續習舞,在當時歐洲現代舞蹈正興盛的年代,她是其中的異數,也因此接觸到美國正蓬勃發展的後現代舞蹈la danse postmoderne。
1982年她發表了舞作《Fase》一鳴驚人,隔年創辦了羅莎舞團Compagnie Rosas,1995年更建立了舞蹈學校École P.A.R.T.S.,今日活躍於當代舞蹈的優秀創作者,不少都是畢業於此校,包括西迪‧拉比、終極舞團的的溫‧凡德吉帕斯…等。
姬爾美可至今編作了四十餘隻舞作,可說是創作力旺盛,每個時期有不同的轉變,在此想談的,是她首次讓世人驚豔的作品《Fase》。
這個以音樂為出發的舞作,三個片段分別採用美國極簡音樂作曲家,史提夫‧萊希Steve Reich 的三首曲子「Violin Phase 」1967、「Piano Phase 」1967和「Come Out 」1966。但在談舞作之前,必須先介紹史提夫‧萊希。
史提夫‧萊希是美國極簡音樂的教父級人物,在一個紀錄片當中,自稱他的極簡音樂,靈感來自爵士樂手約翰‧柯川Johe Coltran,舉例在科川的名曲「My Favorite Things」中,其實只用了一個Mi 調,但還是可以譜出動人的音樂。萊希的音樂特色就是「無調性」與「重複性」,他認為在無調與重複中,反而可以表現人類的情感。
受美國後現代舞蹈影響的姬爾美,在萊希的音樂中找到創作的靈感,因為後現代舞蹈想要去除「意義」,讓舞蹈回歸身體及表演元素本身,而萊希的極簡音樂,正好提供了一個「無調性」身體,與「重複性」動作的實驗場所,於是也展開了她與萊希的長期合作關係。
在舞作《Fase》中,完全只有單人舞及雙人舞,舞者連穿著髮型也相當極簡,在此引用好友貧窮男對於其中一段的描寫:「…兩個穿著白色洋裝白球鞋的女生,剪著清湯掛面的學生髮型,不停地轉圓圈,每十六拍之間會達成一次完美的非對稱式協調,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轉圈動作,卻在不斷的堆疊下,成就了美感,簡單的旋轉卻繁中有複,觀眾的呼吸隨著舞者不停的旋轉不敢鬆懈,直到舞者停下旋轉時的呼氣,但隨即是再一次不知要轉幾拍的旋轉了…」
這樣極簡及重複的身體動作,根本就像一個數學公式模型,抹除人類身體的七情六慾,丟掉歷史、故事的沈重描寫,用單純的身體動作組合,加上適當的場景,也能傳遞藝術中的「美」。雖然舞蹈中的「重複」,是個普遍的運用手法,但是姬爾美卻是其中運用得最徹底,也是最成功的前輩,而這也是她後來一連串的創作中,最重要的手法,這個創作形式,也得以讓她專注於舞蹈動作的實驗開發。
以下放的是後來拍攝的影片版,這部精彩的舞蹈影片,也得歸功於導演Thierry De Mey(1956),他是舞蹈影片的高手,此次將姬爾美可的舞放進以森林天地為舞台,更延伸作品中的身體,在天地宇宙不斷循環的自然想像。其本身也是位成功的實驗影像音樂藝術家,姬爾美跟他多次合作,作品包括以萊希音樂為背景拍的「Tippeke」1996、「Rosas danst Rosas」1997、「Fase」2002、「Counter Phrases」2005,均為膾炙人口的經典舞蹈影片。
☆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 - Fase4/5
☆ Fase全版影片
☆ 羅莎舞團官網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