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08-12
推特歌劇 Twitter Opera
倫敦皇家歌劇院 Royal Opera House AP Photo/Sang Tan
上篇我提到網路上的「微網誌」,如現正流行的噗浪、書臉、推特…,除了是一種訊息交流、人際溝通的新工具,此種具有「平民化」及「民主精神」的虛擬溝通方式,勢必也將影響到現實世界。
話才說完,台灣南部遭逢50年來最大的「八八水災」,充沛集中的雨水,夾帶大量鬆動的土石,淹沒了不少村莊,當夜橋斷路垮通信系統全失,整個救災行動,如同斷電的狂風黑夜,完全陷入絕境。
此時發揮最快速、最準確災情回報的,竟然不是政府,而是PTT和噗浪上的網友。網友自發架設臨時網站,利用PTT和噗浪此二台灣用戶群最多的網路工具,由各地網友回報即時災情,甚至建立物資、救義工救援系統。
在失靈的政府系統下,「微網誌」為我們搭起一座,每個網路鄉民各盡己力,沒有利益、不需算計、更無階級、貧富分別的「真實政府」。諷刺的是,原來真實的政府,此刻卻「虛擬」了起來。
本網誌無意討論政治,只是舉個例子。我想介紹的,是英國另一個「微網誌」在藝術創作上的應用。推特歌劇 Twitter Opera,用推特寫歌劇,嚇壞了一群悠雅的上流歌劇觀眾。
在英國聲望卓著,位於倫敦柯芬花園Covent Garden 的皇家歌劇院 Royal Opera House ,雖然已經開館一百五十年,但是對於新事物的嘗試,可是永保年輕,最近他們展開一個創作計畫,邀請微網誌「推特」的推友,共同來寫新歌劇的劇本。
這個計畫聽起來瘋狂,但卻不失一個前衛又流行的「事件」。推友首先要上皇家歌劇院,在推特的專屬頁面youropera ,推上140字以內的歌詞,然後由編劇群在這些零碎的文字堆中,寫出歌劇的故事及歌詞。音樂部分將選出一些著名歌劇詠歎調,加上部分新創作。
此種強調互動性的即時創作,充滿了「藝術」創作的不確定性,在我看來,「不確定」就是新事物產生的開始,但是對於原來劇院,屬於保守的歌劇觀眾來說,這簡直是一場鬧劇。
想想,「微網誌」上出現最多的文字是什麼?早安、晚安、你好、掰掰…,甚至是專屬於特定族群,外人難懂的語言,這對於傳統悠久、古典莊重的歌劇文化來說,這些文字簡直是…「垃圾」。
沒錯!連我也是這麼認為,大部分的「微網誌」文字,都是廢話。
可我們的真實生活,可少了這些廢話?再高尚的貴族、教授、總統,甚至只要是人,他的一輩子,講的大部分不都是廢話。扯遠了,我要強調的是,每個時代,有其時代的語言,每個時代的廢話,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面貌。所以不必拿著「古典」來度量「當代」,最重要的關鍵,還是決定在創作者,而不是題材。且更別忽視了網路世界的奇俠隱士、怪咖天才。
不過我卻在這個活動中,觀察到幾個歌劇現象。首先是歌劇觀眾的老化,年輕觀眾的缺乏。然後是歌劇故事與真實生活的差距,現代歌劇急著向真實生活取材。再來就是行銷手法,用「事件」來代替「廣告」。
九月初上演的推特歌劇,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幕,故事是:William 被小鳥幫(推特的小鳥標誌)綁架,因為他曾殺了該幫的鳥兄弟,現被關在小鳥城。朋友 Hans答應要救William出來。另一條線是無名女科學家,在她的實驗室,研發一種可以跟鳥說話的藥水…。
故事正在跟網友互動發展中,有興趣的讀者,不妨上去網頁推兩句,搞不好此歌劇,因此而出現了幾隻台灣鳥,不更有趣。
☆歌劇推特頁面 youropera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